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绿色中国》:给乡村振兴插上科技双翼
【发布日期: 2024-07-19】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在刚刚公布的2023年度浙江省乡村振兴最佳创新实践案例名单中,浙江农林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的一项成果入选。这也是该省高校今年唯一入选的案例。该校竹子专家团队通过在地方共建竹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共建研发中心、开展技术推广培训和乡土专家培养等方式,有组织地打造创新团队、科技特派员、乡土专家为一体的服务体系,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服务竹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和创新。

“为乡村振兴奉献科技力量!”该校广大师生主动服务乡村振兴需要,努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奋力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

促成全国首次水保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日前在浙江省安吉县落地。这次交易得到了浙江农林大学等单位的技术支持。

据了解,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是指通过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治理,使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可持续利用或潜在使用的各种供给与服务。本次落地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项目,涉及安吉县黄浦江源石门坑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河垓区块,其开发经营权为期6年,交易额达3328万元。

此次交易的出让方是安吉县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安吉县章村镇政府,受让方为浙江绿郡龙山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交易后将对该区块开展漂流开发,交易所得的资金,专项用于未来的水土流失治理和促进村民共富创收。

这一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得到了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的理论支持。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和浙江农林大学在项目设计和价值核算方面提供了支持,并建立了县域层面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

2012年以来,安吉县在该流域实施了竹林抚育、坡耕地整治、坡面水系治理、水生态修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治理措施,有效巩固和提升了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经核算,石门坑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10357.5万元。而安吉县38条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达到了33.2亿元。这一结果经过了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专家委员会等权威机构的审查。据介绍,安吉县上世纪末以发展“石头经济”为主,矿山开采活动频繁,曾是浙江省因矿山开采活动产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多年来,安吉县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逐步实现从生态立县到生态强县的转变。目前,全县植被覆盖率、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地表水、饮用水、出境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空气优良率维持在87%以上,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是全国首个生态县、首个“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县、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地区。

为促进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积极转化,安吉县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安吉县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安吉县“两山银行”试点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初步建立了一套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王懿祥负责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其转化设计。他说:“生态产品有价,但不能自说自话。市场有人买单,才能产生经济效益。”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水环境净化等,产生的效益“看不见摸不着”。此次交易的成功,让无形的生态价值变现落地,探索出了一条将水土保持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可行路径。

王懿祥教授提出了生态产品经营权概念,在2023年与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完成了安吉县水土保持生态价值转化试点县项目、新昌县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碳汇核算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为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奠定基础。

研发“机器人”采摘林果智能高效

浙江农林大学师生研发出一种新型的折展式林果采收一体机。钱孟波教授和指导的学生团队经过将近3年攻关,研发成功了这一新设备,能够适用于10多种不同类型的林果采收。投入使用后将大大提高采摘林果的自动化程度,可减轻采摘负担,增加林果采摘效率,尽可能减少对果皮的损害及对树枝的破坏。

这一新设备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已组装生产。在生产设备的同时,开始在宁波余姚、杭州临安、衢州开化等地实际运用。实测证实,一台折展式倒伞型林果收集装置效率可替代20个农民,一台采收一体机工作效率相当于48个农民。

林果业是种植业中的第三大支柱产业,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林果产量持续增长。由于缺少实用的机械设备,我国山区丘陵地区的林果采摘主要依靠人工。而采收人力成本的攀升,使林农对智能化林果采收设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钱孟波教授带领学生团队在研究攻关中发现,折展式的采摘结构可适应丘陵山地的林间作业环境,指导学生研发了新型的折展式采收一体机。

钱教授指导的这支学生团队由10多名研究生、本科生组成。他们专业互补、协同研发。团队的学生负责人、研究生郑恒意说,这款机器人以六连杆折展单元构成的倒伞型折展机构作为果实收集装置,不需要人在设备上操作,而是通过相关的程序进行控制。独特的结构赋予其较大的折展比。通过伸缩杆的调节,实现收集范围的灵活调整,提高了机械的普适性。

郑恒意介绍,该设备的另一个优势是尽可能不伤林果。“通过震动机构对二级树干进行摇动,使果实自然脱落至倒伞收集器中,再经由机构中心的漏斗槽,将果实顺利导入收集箱,从而实现了采收的全程自动化。”这一创新设计提高了林果采收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劳动成本,大幅提升了采收效率。

据了解,折展式林果采收一体机的结构可“即用即开”,解决了机器运输的难题。设备的机械臂可多角度调节,适用于不同的树形,承载能力强,适用于多种的果实。

据介绍,研发团队目前正在研发第三代采收机械,争取在更大程度上,增强机械的普适性,更好的解决林果机械化采收的难题。

选育梅花新品种成振兴乡村“美丽使者”

春风中,全国各地的梅花次第开放,不少梅园成了游客众多的网红打卡点。浙江农林大学赵宏波教授团队选育的16个梅花新品种因各有特色、各具观赏价值,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使者”。

浙江农林大学赵宏波教授领衔的花卉遗传育种团队,长期从事梅花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其选育的各种观赏性、适应性更强的梅花新品种及相关技术,在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以培育早花、耐寒为主要育种目标,开展梅花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研究。目前已经收集和保存不同系列梅花种质资源 260余份,选育梅花优良品种20余个。”赵宏波说。

目前团队选育的16个新品种获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其中红颜朱砂、艳朱砂、长艳宫粉获浙江省级良种审定。

物新品种是乡村振兴的美丽使者

据介绍,这些新品种各具特色,观赏价值高。“红颜朱砂”当年生小枝暗绿底色均匀、洒绛红色晕,盛花期在2月中下旬,花浅碗形,花瓣正反两面均匀堇紫色,色泽鲜艳;“粉台玉蝶”在杭州地区盛花期为3月上中旬,花蕾阔卵形、有孔、粉色,花浅碗形,花瓣正面底色为白色,先端有淡粉色晕,反面淡粉色,具有典型梅香……

作为浙江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赵宏波,长期从事观赏植物遗传育种方面研究。“我们的成果,为从事梅花栽培以及相关工作的农户增加了收入,为他们致富拓宽了新路子。”

近年来,为更好的发挥花卉遗传育种团队的专业优势,赵宏波教授及其团队结合我国花卉行业的发展现状,着力开展梅花、蜡梅、桂花、杜鹃等传统名花的资源保育和种质创新研究,建设了梅花、桂花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库,培育了诸多梅花、蜡梅、桂花、杜鹃新品种,开发了系列衍生产品,研发配套栽培技术,实现了花卉品种和产品的专用化、优质化、功能化、精细化,支撑了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了乡村振兴。

“在种质创新的基础上,我们将品种综合应用和产品开发作为重点,将‘花’进行充分利用,高效提取色素和香精,应用到食品、化妆品行业,推动花卉多次利用、产业迭代升级。”赵宏波表示。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111132 《绿色中国》 A(上半月): 2024年6月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