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央视新闻:小竹子打通“两山”转化大通道, 一根科技竹种出万千竹农的共同富裕路
【发布日期: 2023-09-16】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近日,广东省韶关市与浙江农林大学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今后,浙江农林大学将充分发挥人才科技优势,集聚学校顶级的竹子研究专家团队力量,为韶关市竹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共享绿水青山、共创金山银山。这也是浙江高校竹子研究团队科技赋能竹产业,在服务地域范围上的又一次拓展和延伸。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盛产竹子,但也曾因为缺乏技术,竹农守着竹林难致富。从上世纪末开始,浙江高校便发挥科技优势,精准服务浙江竹产业发展,把“科技竹”种到了安徽、福建、江西、四川、重庆、贵州、广西等地,用科技赋能竹产业,用小竹子打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大通道,助力越来越多的山区群众走上了绿色的共同富裕路。



竹子,曾经是浙江山区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不少地区家家户户经营毛竹,但由于缺乏技术,竹农空守竹山这座“绿色银行”却依然难致富。1980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国首个竹类专门化专业方向在浙江农林大学设立,并在20世纪90年代,组建了竹类研究所,开始针对竹子领域进行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

竹子专家团队先后研发了毛竹笋竹林高效经营关键技术,揭示了毛竹笋芽萌发规律,发展了笋竹林高效经营理论,提出了一整套毛竹笋竹林丰产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当年,在浙江省遂昌县1.56万亩的毛竹冬笋定向培育试验点,冬笋产量平均每亩达到357公斤,为全国最高。相关技术在省内外进行推广,对浙江竹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成效。

为了让极速体育竹农更好地应对灾害天气、减少损失,高培军等专家针对性地编写了《竹林雨雪冰冻灾害防灾减灾技术》等各类科普手册,指导农民学习相应的减灾技术。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竹子团队的专家们,已经先后在浙江各地开展各类培训数以万计,辐射推广面积超过百万亩,累计新增效益近百亿元,同时还培养一批“行走于田间地头,服务于乡村群众”的竹乡土专家团队。

“四川是产竹大省。作为竹产业研究专家,我们不仅要把竹种在浙江大地上,也要把‘科技竹’远嫁到西部去,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写在推进共同富裕的绿水青山间。”一谈起竹产业团队连续多年在四川各地开展科技服务的情况,竹产业团队首席专家方伟如数家珍。



从2018年开始,浙江某高校的竹产业团队先后30余次组织专家团队到宜宾开展合作与服务,围绕竹种资源高效繁育、蜀南竹海楠竹林生态高效培育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开展广泛调研,为宜宾竹产业发展把脉。团队先后与宜宾市各级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了深入合作,指导开展春季移竹造林、笋竹高效利用和安全加工生产等技术服务,就当地组培室种苗繁育与管理工作对当地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

在竹子团队余学军技术指导下,当地研发了结合浓香型白酒工艺的蒸馏竹酒,竹酒推出一年,销售额就达1200万元。在竹子团队专家的建议和助力下,当地还大力发展竹纤维、竹浆纸、竹食品、竹文旅等优势特色竹产业门类,积极助力当地推进“以竹代塑”,引领竹产业发展风向。其中,屏山、筠连、珙县发展高山竹笋产业,南溪、江安大力发展竹浆纸及竹纤维产业,翠屏、长宁、兴文生产竹食品和竹日用品,实现文旅融合发展……如今宜宾竹资源生态效益正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效益。

近年来,科技竹不仅种在了浙江、四川、重庆,竹子科技论文更是写在了成渝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带的竹产区,写在竹产业振兴的征程上,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探索形成“一亩山、万元钱”的精准帮扶模式。在安徽,团队为广德、宁国、霍山、黄山等十余个竹产业重点县(市、区)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建立竹子科技示范园区,竹产业产值翻番。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6269809887715400762&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track_id=9FAB08FD-432E-414F-9F9B-3F4F343DB795_716608489386&share_to=wechat央视新闻:2023.9.17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